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四字成语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你看它,埋没地下,不露声色,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斗。(曹石《根的情操》
不露声色(同音字) 开头的成语如下(随机列举最多50个):
涩于言论 色厉内荏 色仁行违 色若死灰 色色俱全 色授魂与 色衰爱弛
不露声色 - 不 - 露 - 声 - 色
不露声色
成语词典是成语的集合,是把成语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chengyu/016a688542c4c1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