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大蒜、荤菜。
气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左右,痛灸至痒,痒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独蒜烧熟。去皮,棉裹,乘热放在下部,自通。
3、水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小便排出。数日即愈。
4、突然袭击然泄痢。有舌蒜捣贴两足心,也可贴脐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肠毒下血。用独蒜煨过。捣烂和黄连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汤送服。
7、喘息气塞。用独蒜头二枚,削去两头,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待口中有脓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换两次。
9、牙痛。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10、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灌下即苏。
11、鼻渊。用大蒜切片贴足心。
12、妇发阴肿作痒。作蒜汤洗,见效为止。
13、蜈蝎螫伤。用独蒜摩涂即愈。
14、脚肚转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热即安。同时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干蒜煮汁饮下。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514
《本草纲目》类目
酢浆草 橡实 蜜蜂 芜菁 使君子 商陆 藤类概述 菟丝子 紫荆 石胆 白头翁 山慈姑 乌头 斑鸠 牛膝 水银粉 黄精 水苏 赤箭(天麻 ) 三七 假苏 土菌 蜀椒 罂子粟 荭草 栝楼 礞石 白附子 昆布 海藻 鹿 香蕈 铁精 兰草 地榆 豆蔻 胡麻 蒺藜 梁上尘 茯苓 乌木 木槿 甘蕉 灯火 鸡肠草 露水 冬霜 地胆 金星草 芦荟 虫白蜡 红曲 苘麻 石蒜 术白术 白芥 牵牛子 巴戟天 没药 鼠曲草 鳄鱼 决明 阿芙蓉 蜚蠊 榧实 藜芦 翘摇 菝葜 秦椒 乌爹泥 杨梅 皂荚 玉簪 律草 淡菜 黄矾 凤仙 大戟 锁阳 赤小豆 橄榄 蛴螬 荠菜 枸橼 石灰 田螺 扁青 烟胶 刀豆 大豆黄卷 香蒲、蒲黄 铁粉 水杨 豆腐 芸薹 蚺蛇 蒸饼 续随子 茜草 乌臼木 石龙子 白药子 无名精 独活 流水 刘寄奴草 大麻 鸡冠 雷丸 金星石 螺旋草 虎耳草 胡椒 萱草 桑寄生 苏方木 盐麸子 曾青 琥珀 溺白沂 升麻 天雄 鼠尾草 鲮鲤 阿胶 郁金 蜚虻 芜荑 乌芋 椰子 紫花地丁 石耳 木贼 白垩 不灰木 半天河 婴奥 水银 黄明胶 马齿苋 银杏 贯众 蛤蟆 蕤核 罂子桐 参子 荠苠 硝石 杜仲 白豆蔻 猪苓 南烛 密陀僧 干姜 海桐 饴糖 谷精草 乌药 蚱蝉 胡颓子 蒴翟 筒桂 枫香脂 知母 甘蔗 卤碱 小青 慈石 灯心草 雌黄 野菊 檀香 螳螂、桑螵蛸 土墼 虎杖 营实墙蘼 紫葳 石花菜 白石英 卷柏 山楂 旋花 牡蛎 沙糖 鼠妇 鲫鱼 阿井泉 乌蔹莓 水蓼 郁李 土蜂 蜗螺 藁本 羚羊 菖蒲 秋石 百部 原蚕 景天 玄精石 淡竹叶 黄大豆 马鞭草 银朱 地浆 败酱 蛤蜊 艺翁 蔗虫 梧桐 荞麦 粉霜 石松 木耳 生姜 炭火 食盐 地锦 钩藤 诃黎勒 花乳石 蚯蚓泥 蒲公英 续断 茈胡(柴胡) 石首鱼 白茅 狗脊 巴豆 泽漆 鳢鱼 壶卢 野猪 蝼蛄 槟榔 虎掌 胡桃 萤火 枇杷 盐胆水 玳瑁 忍冬 大蓟、小蓟 鲥鱼 阳起石 通草 蜗牛 芎穷 薰陆香 紫参 石硫赤 白及 斑蝥 燕脂 水蛭 大青 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