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翘、乌麦、花荞。
气味:甘、平、寒、无毒。
主治:
1、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
2、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3、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4、禁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沙糖水调下。
5、痈疽发背。用荞麦面、硫磺各二两,共研为末,加水作成饼,晒干收存,每取一饼磨水敷疮。
6、汤火伤。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调敷伤处,有特效。
7、瘰养成围颈。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时米汤送下。一天服五次。若与淡菜同服更好。
8、绞肠沙。用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煎服。
9、小肠疝气。用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10、腹痛微泻。用荞麦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487
《本草纲目》类目
金牙石 木瓜 铜青 大麻 防己 绿豆 雌黄 胡燕窠土 鲤鱼 鸡肠草 芜荑 狼牙 鼠妇 枸杞、地骨皮 小蘖 茵芋 瓦松 莽草 土马 白垩 蓝淀 当归 藁本 蚁垤土 橄榄 蛞蝓 半边莲 何首乌 白蔹 蜚蠊 水蛇 无名子 相思子 补骨脂 石耳 败酱 浇酒 硇砂 竹笋 钓樟 滑石 木耳 紫草 大黄 附子 罂子粟 胡颓子 商陆 鳗鲡鱼 黄芩 猕猴桃 龙葵 苦参 枸橼 小青 荔枝 甘草 菝葜 刀豆 白杨 蔗虫 律草 藿香 乌臼木 蚤休 坐拿草 蛴螬 白附子 蜣螂转丸 水银 无名异 知母 诃黎勒 石膏 车前 海松子 神针火 参子 铁粉 漏卢 木芙蓉 红曲 防葵 天牛 雷丸 羚羊 马兜铃 牛黄 鲥鱼 自然铜 鸡菌 麦门冬 芫青 鼠尾草 人参 小麦 荠菜 甘蔗 丹参 地榆 桔梗 蒲公英 白瓷器 薄荷 徐长卿 蘼芜 蚺蛇 蜀葵 南烛 百部 蝼蛄 水龟 无名精 石斛 豇豆 乌药 石钟乳 连翘 海藻 秦皮 金星石 灯心草 银杏 木莲 续断 降真香 天门冬 预知子 肥皂荚 牡荆 鳜鱼 土墼 杜仲 冬青 黄芪 龙须菜 玄参 茜草 局箬 莱菔 甘薯 萤火 梁上尘 蓑荷 列当 代赭石 白芥 薯蓣 榛子 忍冬 虎耳草 乌古瓦 蛇蜕 款冬花 白茅 蜗牛 盍藤子 蟾蜍 沙参 无患子 石燕 壶卢 石龙芮 郁金 海金沙 金鱼 及己 紫参 灵猫 防风 木贼 绿青 露水 天雄 马兰 乌蛇 胡瓜 鲫鱼 牵牛子 鸭跖草 芜菁 麻黄 杜衡 鼠曲草 苏方木 玄精石 茵陈蒿 山慈姑 甜瓜 葛上亭长 地浆 梧桐 蓬砂 恶实 蛤蚧 水杨 白薇 蜜蜂 南瓜 使君子 真珠 西瓜 没药 无花果 石胆 贯众 夏冰 硝石 乌头 酸枣 淡竹叶 竹黄 钩吻 紫菀 锁阳 五色石脂 炉甘石 陟厘 三七 木香 食盐 女贞 骐竭 胡麻 鳝鱼 土当归 黄药子 苦瓜 玉蜀黍 荜茏 山楂 乌鸦 菟丝子 田螺 棕榈 蕤核 刘寄奴草 蘑菰蕈 槲实 慈姑 蚯蚓 蜀椒 水芹 白鲜 蝉蜕 谷精草 泽兰 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