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气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
1、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2、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3、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4、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5、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6、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7、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8、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9、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10、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鼻内,涎出见效。
11、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忌食羊肉。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49
《本草纲目》类目
苘麻 石硫磺 车渠 壶卢 椰子 铁线草 巴戟天 露水 灯心草 鲮鲤 蔗虫 半天河 罂子粟 黄大豆 白前 土墼 水萍 蚯蚓 玄明粉 真珠 地黄 蝌蚪 桦木 郁金 荞麦 山楂 礞石 银朱 五加 曼陀罗花 预知子 木贼 紫葳 鳝鱼 甘松香 款冬花 黄连 蘼芜 丝瓜 冬瓜 自然铜 猕猴 白附子 地肤 蜀黍 见肿消 小麦 石花菜 海马 明水 防己 萍蓬草 前胡 木兰 粉锡 马兜铃 吴茱萸 橄榄 鸭跖草 肉苁蓉 鼠李 白石英 蛇蜕 乌贼鱼 射干 石斛 浮石 无患子 东壁土 金牙石 莲藕 秦艽 仙茅 阿魏 槟榔 丁香 绿矾 牛黄 甜瓜 蚁垤土 枸橼 芜荑 安石榴 益智子 泽兰 蜜蜂 无名子 赤小豆 茵陈蒿 刀豆 石龙芮 古砖 葡萄 紫花地丁 乌臼木 鲤鱼 热汤 王不留行 麦门冬 藤类概述 枇杷 胡荽 婴奥 白蒿 水龟 蛴螬 斑鸠 苦参 石耳 通脱木 椿樗 铅霜 菟丝子 假苏 竹黄 青鱼 灯火 羊踯躅 黄芩 女贞 白垩 水蓼 蚱蝉 扁青 芫花 凝水石 瞿麦 补骨脂 蝼蛄 原蚕 梁上尘 酸枣 荠菜 神针火 锦地罗 溺白沂 香蕈 蒴翟 木香 红蓝花 鸡冠 天牛 甘蓝 毕澄茄 鼠妇 虎掌 慈石 猕猴桃 百合 人参 蜈蚣 豆蔻 石蜜 金星石 淡竹叶 丹参 阿井泉 萤火 木槿 马蓼 大麦 薰草(零陵香) 忍冬 胡桃 冬霜 龙脑香 狗宝 白花蛇 卫矛 柽柳 苎麻 石灰 土蜂窠 贝母 海松子 钓樟 莽草 大豆黄卷 九香虫 槲实 高良姜 蓬砂 当归 绿青 鹿角菜 牡丹 田螺 枸骨 何首乌 盐胆水 泽泻 蜣螂 辛夷 荆三棱 砒石 铁落 大蓟、小蓟 露蜂房 常山 紫草 鳄鱼 煅灶灰 玳瑁 黄明胶 蘑菰蕈 南烛 林檎 胡麻 白薇 土茯苓 沉香 蜀漆 苦瓠 乌药 石胡荽 夏冰 楂子 银杏 巴旦杏 食盐 灵猫 五色石脂 鳢肠 薄荷 杜仲 羚羊 黄颡鱼 白杨 水藻 芰实 诃黎勒 坐拿草 螺旋草 醴泉 莎草、香附子 山茱萸 秋石 防葵 滑石 曾青 马兰 蒺藜 半夏 木鳖子 络石 甘蕉 商陆 水杨 虎耳草 猪苓 百部 地胆 蜗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