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气味:茎白)辛、平;叶温;根、须、汁并无毒。
主治:
1、感冒同寒。用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汤服,取汗。
2、伤寒头痛。用连须白半斤、生姜二两,水煮,温服。
3、风湿身痛。用生捣烂,加香油几点,水煎,调川芎、郁金末各一钱服。引吐为好。
4、动胎。有白煮浓汁饮下,胎未死即安稳,胎已死即产出。无效再服。药中加川芎亦可。
5、脱阳危症(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在性交后小腹肾痛,外阴退缩,冷汗厥逆)。先以白炒热熨脐,后以白三、七根捣烂,酒煮灌服,阳气即回。
6、突然心痛,牙关紧闭。用老白五根,去皮须,捣成膏,以匙送入喉中,再灌入麻油四两,但得下咽即可渐愈。
7、霍乱烦躁。用白二十根、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成二升,分次服。
8、蛔虫引起心痛。用茎白二寸、铅粉二钱,捣成丸服下即愈。能通气粉能杀虫。
9、小便闭胀。用白三斤,锉细,炒过,分包两个布袋中,交替熨小腹,气透即通。
10、大小便闭。用白捣烂,调醋封小腹上,同时在封药处灸七壮。
11、肿毒尿闭,小便不通。用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取油,随时涂肿处。
12、阴囊肿痛。用白、乳香捣涂,即时痛止肿消。又方:煨,加一点盐,捣成泥,涂肿处。
13、小便溺血。用白一把、郁金一两,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14、肠痔有血。用白三斤煮汤熏洗,立效。
15、痈疽肿硬。用米粉四两、白一两,同炒黑,研为末,调醋敷贴,药干即换,以肿消为度。
16、刀伤瘀血。用大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捣碎,加水九升煮取一升半,一次服,吐出脓血即愈。如未全愈,可再次服药。
17、跌打损伤。用白连叶煨热,捣烂敷伤处。药冷即换。
18、火焰丹毒。用生汁敷涂。
19、喉中肿疼。气不通畅,用须阴干,研为末。每用二钱,加胆矾末一钱,和匀。取二、三分海外侨胞入喉中。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515
《本草纲目》类目
五加 扁青 大风子 猕猴桃 海藻 林檎 阿魏 丝瓜 人中黄 南瓜 釜脐墨 覆盆子 蚯蚓泥 蒸饼 茴香 胡荽 石南 黄土 朴硝、马牙硝 希莶 甘草 灯心草 水杨 伏龙肝 土墼 酸模 蝌蚪 虎掌 萱草 苜蓿 羊蹄 秦椒 益智子 鳢肠 曼陀罗花 寒号虫 白杨 牡荆 没药 椿樗 鲤鱼 冬瓜 坐拿草 辛夷 蜂蜜 薰陆香 芫花 络石 石龙子 白蔹 马槟榔 斑蝥 大麻 玄参 淡竹叶 枸橘 卤碱 铁线草 荠苠 艾火 石耳 雀麦 干姜 甘薯 炉甘石 水萍 黄芩 防葵 土当归 金樱子 衣鱼 蚕豆 胡燕窠土 竹笋 知母 鹿藿 乌鸦 月季花 小蘖 白芥 泽漆 鸡菌 酢浆草 蜣螂 蘖米 萎蕤 罂子粟 神针火 百部 鳅鱼 旋夏花 天牛 玉蜀黍 温汤 人参 卫矛 银杏 赤箭(天麻 ) 蜀羊泉 莽草 红曲 石钟乳 白茅 香蕈 丹参 杜仲 当归 壶卢 田螺 煅灶灰 水蛭 桦木 龙须菜 露水 何首乌 土茯苓 豆蔻 蛇床 蓝淀 荔枝 自然铜 石燕 阿芙蓉 木槿 小麦 狼毒 浮石 榔梅 杨梅 麻黄 冬霜 凤仙 野菊 蚁垤土 肥皂荚 真珠 无名子 天雄 琥珀 檀香 柽柳 鳝鱼 卷柏 郁李 蜚蠊 藿香 绿青 硝石 白鲜 鱼子 乌蔹莓 徐长卿 夏枯草 白及 牛膝 沉香 马勃 土菌 铜青 败酱 蛴螬 薄荷 莱菔 芜菁 紫菀 石花菜 青黛 木耳 山慈姑 猪苓 海蛤 槟榔 鼠李 钓樟 诃黎勒 蚺蛇 蓑荷 茵陈蒿 胡麻 石松 黄精 防己 无名精 姜黄 甘蓝 灯火 水獭 栝楼 鹿 人尿 厚朴 蝼蛄 虎耳草 葛上亭长 苦瓜 翘摇 秦艽 盐胆水 鸡肠草 恶实 大蓟、小蓟 白棘 牡蛎 波罗蜜 楂子 鳄鱼 使君子 土蜂 连翘 蜗牛 菟丝子 芰实 续随子 矾石 白蚁泥 乌头 木莲 山茱萸 玄明粉 淡菜 樟脑 枸橼 香蒲、蒲黄 三七 冬青 刀豆 蛤蚧 蕤核 荭草 芍药 紫花地丁 石胡荽 龙葵 雷丸 乌臼木 无花果 婴奥 甘遂 炭火 水蓼 黄颡鱼 阿胶 原蚕 金鱼 西瓜 蚯蚓 蒴翟 茯苓 胡芦巴 筒桂 石决明 麦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