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亦名二气砂。乃水银、硫磺合炼而成。水银量多,硫磺量少。
气味:甘、湿、无毒。
主治:伏热吐泻。用硫磺半两、水银一钱,研细,加姜汁和面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三岁用,服三丸,冷水送下。大人可服三、四十丸。此方名“阴阳丸”。
2、脾疼反胃。用灵砂一两、蚌壳粉一两,同炒红。加丁香、胡椒各四十九粒,共研为末。再加姜汁煮过的半夏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3、冷气心痛。用灵砂三分、五灵脂一分,共研细。加稀糊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饭前服,石菖蒲、生姜汤送下。
4、九窍出血(因突然受惊而得,其脉必虚,不可借认是热极血溢而妄用凉药以致误事)。用灵砂三十粒,人参煎汤送下。三服可愈。
5、有些病。可用“养正丹”(又名“交泰丹”)来治疗。养正丹的制法和功效如下:用一个盏子,先放入铅的熔汁,次下水银,次下丹砂末,合炒,炒到不见星时,再下硫磺末。急搅拌,看有焰起,可用酒醋解除。药冷取出研细,加糯米糊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盐汤送下。以上四味药,分量都相等。此药可治:头晕气短,胆怯心悸,虚烦狂言,盗汗,腹痛,腰痛,反胃,上吐下泻,中风流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等症。

以上内容均源自网络,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分享网址:https://www.4di.cn/bencaogangmu/271
《本草纲目》类目
桦木 无花果 水杨 淹闾 猕猴 白瓷器 石膏 呆耳 粉霜 胡椒 苘麻 马槟榔 菟丝子 薄荷 蛇床 衣鱼 酸模 防己 巴戟天 枸橘 月季花 沙糖 烟胶 瓦松 南烛 石硫赤 筒桂 翘摇 预知子 鳢鱼 莽草 鼠妇 蚯蚓泥 乌药 螳螂、桑螵蛸 郁金 锁阳 大青 当归 橡实 木贼 海金沙 狗宝 白及 何首乌 石松 罂子粟 土蜂窠 芫花 鲫鱼 莎草、香附子 黄明胶 蓖麻 蜣螂转丸 远志 铅霜 天雄 九香虫 枇杷 戎盐 水银 灯火 玉蜀黍 白蔹 参子 知母 秦椒 凝水石 绿矾 马齿苋 荜茏 蒲公英 虎杖 蜚虻 赤小豆 铁精 安石榴 旋花 樟脑 浮石 牡荆 生姜 刘寄奴草 盐麸子 礞石 红蓝花 香蒲、蒲黄 茵芋 鸡肠草 地锦 鼠李 蘖木 蜀黍 钓樟 局箬 明水 水萍 滑石 代赭石 白芷 皂荚 石龙芮 商陆 紫草 腊雪 露水 茈胡(柴胡) 鳅鱼 乌古瓦 黄芩 营实墙蘼 蛴螬 豆蔻 金樱子 大戟 巴豆 木槿 泽泻 燕脂 甘蔗 南瓜 白附子 冬霜 石蜜 胡芦巴 阿魏 苦瓜 骐竭 鹿角菜 覆盆子 醴泉 阳起石 大麦 徐长卿 桔梗 毕澄茄 木鳖子 淫羊霍 狼牙 白棘 石胡荽 肥皂荚 土马 龙胆 蟾蜍 长松 姜黄 枸杞、地骨皮 扁青 沙参 杜若 炭火 人尿 琥珀 及己 石燕 竹笋 羊蹄 花乳石 青蒿 鳗鲡鱼 莲藕 黄连 蓬砂 蚤休 通草 乌蛇 银朱 寒号虫 无名异 海蛤 白前 前胡 石南 缩砂密 陟厘 鬼臼 荠菜 麦门冬 地黄 蒺藜 蜜蜡 车渠 山楂 五加 楂子 水蛭 灯心草 玉簪 白蒿 丝瓜 睡菜 禹余粮 土墼 续断 芜荑 马勃 荆三棱 龙须菜 葶苈 蜗牛 败酱 大豆 常山 柽柳 木耳 浇酒 井泉水 牡丹 甜瓜 卤碱 盍藤子 硇砂 紫葳 茯苓 鳢肠 葛上亭长 藿香 蜀羊泉 釜脐墨 大黄 恶实 梧桐 水苏 朴硝、马牙硝 溺白沂 白花蛇 使君子 百草霜 石首鱼 紫花地丁 胡麻 地榆 雄黄 鲥鱼 黄大豆 萎蕤 薰陆香 乌头 蛤蜊 谷精草 金星石 阿芙蓉 婴奥